8月1日上午,茂名突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雨水溅起泥巴,让本就坑坑洼洼的村道变得更加泥泞难行。离停车地点不到10米的一个杂草丛生、遍布积水的拐角,是前往困难职工董阿兰家的必经之路。在那崎岖不平的路面,董阿兰早早地铺了一块白色塑料薄膜。她说,早上看到下雨,担心工会工作人员不好走、鞋子进水,特意铺的。
董阿兰是化州市环卫处的环卫工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2006年以来,化州市总工会和化州环卫处工会通过生活救助、上门慰问等多种形式,多人接力帮扶董阿兰。14年来,化州环卫处工会主席已经换届、化州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也已调岗换人,但在无论人事如何变迁,真情,一直都在。
▲茂名化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宋凯(左)给困难职工董阿兰送上慰问金 陈波/摄
单位工会
两任主席接力帮扶14年
一任助解困,一任防返困
听说有记者来,董阿兰特意换上了一套崭新的条纹连衣裙裤。她说,要以最好的一面告诉大家她解困脱困后的状态。然而,轻松的状态没延续多久,刚聊几句,她就开始哽咽。
董阿兰原本家中有七口人,夫妻二人,上有公婆二老,下有三名子女。2003年,其丈夫在工地工作时不幸被水泥板砸中,医治三年后离世。丈夫治病期间,公婆因伤心过度,也相继患病离世。为医治亲人,3年间,董阿兰欠下17万债务。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董阿兰天天以泪洗面。为了抚养三名幼童,她振作精神后坚持上班。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带泪上岗。
看到董阿兰每天都红着眼来上班,时任化州市环卫处工会主席陈春妃很疑惑:“你有什么事可以跟工会的人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帮你!”详细了解后,陈春妃对董阿兰的情况深感同情,随即向化州市总工会申请帮扶。在工作中,她号召其他同事多多关照董阿兰。那段时间,环卫处的同事买菜时,经常会多买一些排骨、猪肉、青菜,然后偷偷放一份在董阿兰的自行车车篮里。她下班后发现车篮有肉和菜,问是谁给的,同事们都不肯承认,说:“是你亲戚送来的!让你拿回去煲汤给小孩喝!”董阿兰公婆治病期间,陈春妃知道她经济困难,于是每次发工资时,都私下给她几百元帮补家用。“那时候,大家工资都不高,几百块是很大的一笔钱了。”说起这件事,董阿兰再次哽咽。
2018年,陈春妃退休,劳铭成为化州市环卫处新一任工会主席。这时,董阿兰已达到退休年龄。为了防止她退休后返贫返困,劳铭代表环卫处工会向侨银环保有限公司提出申请,返聘董阿兰。“她虽逐渐解困,但不代表就没有困难了,我们以后还会逢年过节继续慰问,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她。”劳铭说。
化州工会
多位干部真情助人
“她把我当亲人,我也把她当亲人”
2006年,时任化州市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的赖少英办公地点所在街道正是董阿兰负责清扫的区域之一。每天上班,赖少英都能见到董阿兰,而每次相见,董阿兰都愁容满面,赖少英看在眼里。有一次,她看见董阿兰很吃力地推一辆三轮车,边推边流泪,于是上前询问,董阿兰这才将情况告知她。从那以后,除了工会生活救助金的帮扶外,逢年过节,赖少英自己私下会送些慰问品给董阿兰。鸡、猪肉、油、米、月饼……这些年,赖少英送了不少东西,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小事。
但在董阿兰看来,每一样,她都记在心里。“我跟她见面次数比较多,慢慢接触多了,彼此的感情越来越好,现在她每次来我办公室收垃圾都很热情,她把我看作亲人一样,我也把她看作亲人。”赖少英说。
2012年,化州市总工会公务员调岗,陈波担任新一任职工服务部部长。任职后,陈波多次上门摸查、慰问,了解每一户困难职工家庭情况。多年的入户慰问,让他与董阿兰互相都非常熟悉。2019年春节,陈波陪同多位上级领导入户慰问,董阿兰提前煲了一大锅鸡汤摆在桌上,大家一进门就闻到香气四溢。说起这件事,董阿兰笑了笑说:“我比较穷,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所以就宰了一只自家养的鸡,煲一锅汤。”
董阿兰家住偏远地区,小路纵横交错,一不小心容易走错。采访当天,大家都走错了方向,唯独化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宋凯和陈波没有走错。宋凯说,来过很多次,对这一带早已熟悉,“多年来,在各级工会、各位工会工作人员帮一程、扶一次的情况下,这些困难职工走到了今天。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把这项工作做扎实!”
目前,董阿兰的三名子女均已就业。采访时,董阿兰几乎全程哽咽,几度哭泣,一边啜泣一边表述,夹杂着淳朴的茂名口音,让人很难听清她的讲话内容,但有一句话很明显,因为董阿兰重复了很多次——“工会是我的恩人,没有工会,我就没有今天。”